日前,中國機械工業勘察設計協會公布了“2020年度機械工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項目名單”,公司6項目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包括工業工程設計4項,民用工程設計1項,標準設計1項。具體獲獎項目分別是:
一等獎獲獎項目
四川南車共享鑄造有限公司數字化鑄造工廠示范工程項目
該項目位于四川省資陽市,總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主要生產火車及船用內燃機機體、缸蓋、缸套鑄件和曲軸鍛件。在本項目設計中實施了以“點線面體”為特征的“3D打印、機器人等創新技術+綠色智能工廠”的鑄造行業轉型升級技術。該項目2016年被工信部列入《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名單,并在2018年通過驗收。通過本項目,公司力推的數字化智能化車間建設生產模式和“3D砂型打印、機器人等創新技術+綠色智能工廠”的建設理念在鑄造工廠得到實踐,在世界上首創了離散型大型鑄件智能生產模式,首創大尺寸3D打印機組線生產鑄造砂型產業化應用,對當前新建鑄造企業的轉型升級具有很強的示范帶動作用,同時對推動我國乃至國際鑄造行業設計制造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二等獎獲獎項目
立訊全預制裝配整體式PC框架建筑項目
該項目位于浙江省昆山市,包含兩棟電子生產車間,總建筑面積約6.9萬平方米,項目建筑層數4層,結構形式為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預制率達55%。項目采用的新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體系,設計理念先進,施工方法高效,具有很強的示范帶動效應,在工程建設期間國內外同行紛紛參觀考察。該項技術的應用推廣有效減少了資源浪費和噪音污染和現場濕作業,實現了節水、節能、節材、環保的綠色效果,將有力推動傳統建筑行業向現代工業化轉型步伐。
河南省工程建設標準《民用建筑信息模型應用標準》
該項標準主要針對河南省民用建筑工程建設項目的特點,建立統一、開放、可操作的設計、施工、運維等各階段BIM應用技術標準,從模型分類、編碼,模型設計深度、數據交付和各階段應用等方面,規范和指導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咨詢服務企業開展BIM技術應用,更好發揮BIM技術應用價值,促進河南省BIM技術應用的可持續發展。
三等獎獲獎項目
中國石油科技創新基地(A-45地塊)北京石油機械廠搬遷改造項目
該項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區中國石油科技園內,建筑面積約7.4萬平方米,新建聯合廠房、油化庫、總配電室、綜合樓、主大門及物流門等,主要產品為頂部驅動鉆井裝置、防噴器控制裝置、螺桿鉆具系列、震擊器和減震器系列、螺桿泵系列及其它裝置。該項目建設規模大,技術難度高,系統性、綜合性強,涉及專業多,公司在項目設計過程堅持貫徹精益智能和綠色可持續的設計理念,規劃工藝流、物流和參觀流,按照建設一個技術創新型、質量效益型、綠色發展型、制造服務型的業內領軍企業為原則,充分利用工藝設備精益布局、物流模擬仿真、PIM三維設計等先進智能制造技術,融合了中水回用、雨水回收等綠色環保技術,以智能物流提高效率、以建模仿真優化工藝、以綠色生產降低能耗、以標準流程提升管理,將本項目打造成為國內知名的綠色工廠和高度智能化工廠。
山崎馬扎克機床(遼寧)有限公司大連工廠項目
該項目位于大連市金州新區中心工業區,建筑面積約7.6萬平方米,建設標準比同日本國內本部工廠。工程項目分為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運營后年生產各類機床月產160臺,二期擴建后項目運營后年生產各類機床月產300臺各類機床。項目通過應用網絡化制造技術、物料需求計劃(MRP)設計工藝組織、柔性化制造系統、精益生產理念(JIT)等現代化制造技術,在備料、生產過程跟蹤監控和調度、識別分揀、壓制成型、物料輸送、產品硬化、成品包裝等主要環節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很好地解決了“潔凈、數字化車間和智能物流系統智能化成套裝備”系統集成中的關鍵技術難題。該項目在機床行業引起了廣泛關注,尤其是該項目聯合工房按照精密機床行業“恒溫、恒濕、恒定照度”標準設計建設的“潔凈廠房”,對帶動國內行業科技進步起到了示范作用,得到了業內專家的高度評價。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河南省心血管病醫院)建設項目
本項目位于鄭東新區白沙園區,總投資約為30億元,總占地面積約251畝,建設用地約201畝,設計床位約1000張,規劃總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本項目是集醫療、教學、培訓、科研、管理、預防、國際交流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療保健中心。醫院投入運營后,順利的通過了國家三甲醫院評審,國家衛健委心血管疾病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和心血管藥物臨床研究重點實驗室落戶醫院,填補了河南在該領域的空白。(生產運行部)